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親戚們這麼對妳,表面上看是對妳好,實際是把妳當「傻子」

里昂 2023/01/13

每天耕耘最有趣、最實用的心理學

社會當中的人際關系雜亂復雜,并且在中國的文化當中,不同的人際關系背后可能還會隱藏著許多更加深的文化內涵。

這個最簡單的例子,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:方人比較重視個體,常常強調個人需求以及感受, 所以西方社會當中的諸多組織和群體,看似是由很多成員組成的,但他們彼此之間就像是分子和原子一樣,功能類似、關系相同、距離也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
但是在中國的社會當中,我們會根據彼此之間的系紐帶,而有序的調整彼此相處的模式。比如說對于在職場當中的人們來說,當人們看待別的同事時,往往會拋開同事這一層身份關系, 在別的方面去調整彼此的關系。

相處的學問在親屬關系當中體現得更加的明顯。

用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費孝通先生的理論來解釋,就是中國社會當中存在的差序格局。

我們的日常社會生活當中,如果妳身邊的親戚經常以這樣的話術去和妳交流,雖然表面上是對妳好,但背后其實是把妳當成了傻瓜,所以一定要留心。

1.常常指責妳和妳的家人

這里所說的「家人」,指的是核心家庭的成員,一般而言就是一對夫妻以及他們的子女。

家人在國社會當中有多層的含義,因為這個「家」,一方面指的是一個大家庭或者是家族,另一方面也指核心家庭,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小家庭。

在我們與親戚相處的過程當中,即便大家同屬一個大家庭,但總是有一些親戚會對別的小家庭產生各種各樣的情感。

這也是因為親屬關系的復雜表現形式:一方面彼此之間是由血緣或者是因緣關系來維系的,另一方面,其實彼此的關系也并不是特別的近,最多只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有相聚的機會。

這也就導致有些人很可能會對自己的親戚表達心中的消極想法。比如說作為表親的一些長輩,會在心情低落或者是喝醉酒這樣的社會場景當中,對于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晚輩表達一些消極的想法。

不要小看這樣的行為。如果家中有親戚,會當著面貶低妳或妳的子女,甚至是妳的另一半,那就說明他對妳們根本就沒有尊重可言。

不管原本的關系多麼的親近,這樣的行為長久了之后,對于妳的家庭成員傷害是非常大的。

2.說得好聽,卻推卸責任

在大家庭成員之間,作為紐帶來維系親戚關系的,除了血緣和姻緣,一般還有一些必要的責任和義務。

比如在一些多子女家庭當中,贍養和照顧老人這樣的義務,就會十分明顯的影響親戚之間的關系。

尤其是在子女的年紀都比較大的時候,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:某個親戚常常在表面上說,照顧父母的事由他頂著、家里的事不論大小他都來負責、親戚們之間只要關系好,什麼都不用考慮......

但是一到了關鍵的時候,或者是需要其履行一定義務的時候,就找不到他們的身影。

這就說明這樣的親戚是一種說得多、做得少的人,甚至他們是一種很要面子,同時比較勢利的人。

與這樣的親戚交往時,一定要多加留意。因為連有親密關系的親人都采取這樣的方式,說明他們的人品有比較大的問題。

3.常夸妳,也常利用妳

還有一些人,他們的性格是比較會利用他人的。這樣的人無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,都會表現出十分精明的樣子。

這類人十分善于鉆營人際關系,同時會在語言上去埋下許多伏筆。

他們在平時就十分善于去夸贊別人。當然,這樣的夸贊背后的目的是要給他人留下一種好的印象,一旦家中有一些什麼事情或者長輩有什麼需求,第一時間就把平時夸贊的對象搬出來當救兵,自己則跑的遠遠的。

當事情完成的時候,他們又會適時的出現,表示這件事情之所以能夠成功,與他們的引薦不無關系,甚至還妄圖分一杯羹。

這樣的親戚說的輕巧一點,是過于貪婪;說的嚴重一點,其實就是人品有問題。在該付出的時候,看不到蹤影,別人做出了成果,卻又冒出來想要瓜分。

平時倒也還好,一旦是有什麼不好的事情,他們勢必會把作為親戚的妳放在前面當「擋箭牌」。因此平時也要遠離他們的「糖衣炮彈」。

不要單純地以為親戚就一定會對妳好,人的性格是確定的,往往不會因為親屬關系就改變。

- The End -

作者 | 湯米

編輯 | 生煎包

第一心理主筆團 |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

參考資料:Bruk, A., Scholl, S. G., & Bless, H. (2018). Beautiful mess effect: Self–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15(2), 192-205

微信公眾號:第一心理
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