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菜有些人喜歡去菜市場,認為菜市場的菜比較新鮮,大多數食材確實是這樣,但由于菜市場的攤販都是個體經營,對食材的保存方式不統一,導致一些食材容易壞掉、變質,但又不舍得扔掉,繼續售賣。
這些變質的食材,可以說是菜市場「最坑」的菜,但由于價格便宜,買的人還不少,認為處理一下就可以了。我要告訴大家,千萬不要買下面幾種菜,不好吃還對身體有害。
【菜市場最坑的幾種菜】
1、發白、發黏的豆腐
豆腐是很多人都愛吃的食物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鈣,是一種優質的食材,而且價格便宜,被人們稱為「植物肉」。豆腐是用黃豆做的,正常的應該是淡黃色的,如果顏色特別白,說明是有問題的豆腐。商販添加了增白劑,讓豆腐的賣相更好,這種物質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。
而發黏的豆腐,說明表面已經滋生細菌了。氣溫高,高蛋白的豆腐很容易變質,發黏產生異味。如果買這2種豆腐,純屬浪費錢,還可能吃壞肚子。
2、發芽的馬鈴薯、紅薯
溫度升高后,馬鈴薯、紅薯是非常容易發芽的, 發芽后能不能吃呢?最好弄清楚。
馬鈴薯發芽后會產生一種毒素,即龍葵素,攝入過多可能引起中毒,如果只是少量發芽,把發芽的部位挖掉還可以吃,但如果長了很多芽,就會含有很多的龍葵素,菜市場有很多便宜處理的馬鈴薯就是這樣的,千萬不要買。
紅薯長芽后,雖然沒有毒素,但芽部吸收了大部分的營養,變得非常干癟,口感變差,也沒什麼營養了,買了就吃虧。
3、有異味的生姜
生姜是炒菜常用的一種調料,可以去腥增香,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,能夠溫中散寒,但生姜比較嬌嫩,保存不好的話容易干癟、腐爛。
為了更好的保存,商家會用硫磺把生姜熏一熏,熏過的生姜看上去顏色特別鮮亮,賣相特別好,最重要的是不會變質,一直都很新鮮,但會殘留大量的二氧化硫,我們吃了會損害身體健康。硫磺姜的顯著特點就是聞起來有一股硫磺味,如果聞到了一定不要買。
4、敞開的咸菜
小咸菜口感爽脆,味道咸香,非常開胃,是佐餐的好菜。菜市場里有很多賣咸菜的,都是敞開賣的,聞起來特別香,很多人都買過吧,但不建議大家買。
妳想想,這麼高的溫度,敞開著竟然還不會壞,除了放的鹽比較多,就是加了大量的添加劑了,經常吃對身體肯定不好。同時,敞開賣很容易落灰,被細菌污染,還有很多蒼蠅在上面爬來爬去,想想都覺得臟。
想要吃小咸菜,不如自己腌制,或是買那種小包裝的,盡量不要買這種敞開的。
5、保鮮膜包裹的肉
在超市,被保鮮膜包裹的肉,一般都被稱為精品肉,還給妳切好,避免了被摸來摸去,看上去也更干凈。但其實是有貓膩的,因為被保鮮膜包著,我們摸不到也聞不到,無法判斷好壞。
而且買這種肉的人并不多,可能放了好幾天了,雖然有保鮮膜包裹,但也可能變質,所以買肉最好還是買直接擺在案子上的,我們摸一摸、聞一聞就知道新不新鮮了。
這5種食材質量都不好,老闆從來不會給家人吃,不知道的人很容易吃虧上當,希望大家記住,以后別再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