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案是一套「老破小」學區房改造,原始建筑面積約60平,因為位于一樓又是磚混結構,內部基本都是不可拆改的紅磚墻體,但業主一家四口居住,兩個孩子都為學齡兒童,需要有各自獨立的睡眠和學習空間,所以必須滿足三房的居住需求。屋主希望有活動親子區域、餐廳、門廳,兩個孩子都要有各自獨立的房間,還希望有足夠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氛圍,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。下面一起來看看爆改后的親子學區房吧!
圖賞
△改造前實景圖
△原始結構圖&平面布置圖
| 親子活動區 |
原先唯一朝南、采光最好、面積最大的主臥室改為親子休閑區,陽台打通改為入戶門廳。入戶門采用玻璃門加平開窗的設計,半透明的白色紗簾既保護一樓隱私也不影響室內的采光。
房屋進深比較長,但空間打通后從親子區到北次臥,視線幾乎是無遮擋的,完全實現南北通透的要求。
因為孩子都在學齡階段,沒有太多的時間看電視,因此采用去客廳化設計,在原電視墻位置設計書桌和書架,頂部內嵌投影幕布,平時則隱藏在吊頂內部,需要時放下幕布,家人一起觀影娛樂、放松休閑。
從過道看向親子活動區,視線的延伸和通透大大提升了舒適感。
南陽台兩邊的承重墻垛無法拆除,設計師借勢在兩邊分別設計一組收納柜,作為家里的玄關區,用來擺放入戶鞋物和日常雜物收納。
親子休閑區的裝飾簡約而不簡單,經典的Barcelona椅弧形不銹鋼構架和真皮皮墊,輕盈不落俗。
Akari系列中酷似小鬼臉的UF3-Q落地燈,它不僅是一款燈也是空間里非常有特色的裝飾品。
Keith Haring的潮牌兒童椅,同樣玩味十足,既實用又充滿童趣,是為孩子量身定制的選擇。
面積較大的主臥改為親子休閑區之后,隔出一塊區域作為女兒房,滿足三房需求。墻角做了圓弧鈍化處理,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家里跑動更加安全,同時曲面的線條讓視線更加流暢,減少視線遮擋。
親子休閑區沿邊設計懸挑台面用作書桌,充分利用空間,也方便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和閱讀,共享親子時光。
親子區的走廊連接書桌和整面展示書架,書架與書桌、餐邊柜采用統一的蘭苕綠,書架外側設計淺口擋板,書籍可以悉數展示,增加了孩子的閱讀興趣。
親子活動區隔出女兒的房間,利用炫彩玻璃既可以輔助采光,又能作為空間的裝飾,當臥室門簾拉上后,通透的玻璃材質方便父母隨時照看。
| 女兒房 |
已經進入幼兒園的女兒,開始需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,現場打制的榻榻米補充了臥室的儲物空間。床品選擇全棉材質,給孩子最好的親膚感。
女兒房的燈光沒有設計主光源,以氛圍光營造柔和舒適的感覺。床頭規避強光照,一款可愛的鐵藝壁燈,給孩子以安全感。
床尾打制吊柜和床邊柜,有限空間里最大化地增強收納功能,吊柜可以收納寶寶不常用的換季衣物,床邊柜則用來收納小件衣物。
布簾的空間分割,白天時可以完全打開,不占空間,讓公共區域保持通透和寬敞。入夜后,將門簾拉上,這里就是女兒完全獨立的小空間,不受任何打擾,也有很好的遮光效果。
吊柜下方是一個開放式的掛衣區,寶寶常穿的衣褲都可以懸掛起來,拿取非常方便。吊柜底板的隱藏式燈帶,給孩子挑選衣服提供足夠的照明。恰到好處的高度,可以讓孩子自主完成房間的整理和收納,養成動手家務的好習慣。
| 餐廚 |
對小戶型而言,實現空間功能的多義化,必須要對每一寸面積錙銖必較,完成多功能的疊加利用。入戶門封堵后,原本的門廳被改造為獨立餐廳。
橢圓餐桌既保證充足的走道活動空間,也能盡量滿足最大的餐桌尺寸。緊挨著餐廳的北次臥門采用長虹玻璃推拉門,長虹玻璃透光不透影的特性,讓光線在室內自由穿梭。
入戶門封堵后定制一組餐邊柜,延伸了親子區書架和書桌的蘭苕綠,保持空間的整體性。
冰箱外置內嵌于餐邊柜,廚房U型櫥柜設計,操作台面和儲物空間得以擴展。開放式的廚房設計,采光和通風均得以最大化釋放和改善。
| 衛生間 |
唯一可以調整的非承重墻體是廚衛共墻,設計師將墻體內推,台盆外置實現衛生間的干濕分離,使用更加方便。衛生間門選擇了窄邊長虹玻璃門,采光得以改善。
| 男孩房 |
次臥室是正在念小學的兒子的房間,現場制作的書架兼玩具置物架,置物架全部做鈍角處理,內寬外窄,線條流暢,中間留出過道可以通過推拉門去往北陽台。
男孩房沒有多余的裝飾,保留單人卡通床和書桌,可以升降的桌椅可以滿足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需要,推拉門外可以進出戶外,營造了一個輕松自由、充滿童真的獨立環境。
| 主臥 |
設計師將朝北的其中一間臥室的陽台門封閉改為窗戶作為主臥室,定制雙人床靠窗而設,空間利用非常緊湊。
主臥衣柜采用現場打制,衣柜上下分體,上柜為衣柜,收納家人的衣物。下邊定制柜龕和落地抽屜,方便收納小件衣物和臨時置物,下柜突出衣柜一段剛好用作床頭柜置物,想法精致巧妙,可以說將方寸之地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。
| 入戶區 |
入戶區外立面,原本陽台與地面有一段落差,用三層台階過度營造門廳的儀式感。整體水泥灰工業風質感的墻地面,充滿了復古調的年代感,讓空間更具獨特情趣。
設計:會筑空間設計(南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