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一個福建女孩的兩頭婚:冠姓權、生育費、消失的婆家

里昂 2023/01/17

每天耕耘最有趣、最實用的心理學

[兩.性]之間的區別和互動是人類社會漫長歷史當中都存在的重要內容,我們的文明離不開相關內容,無論是婚姻、家庭還是人類的繁衍,都是與[兩.性]息息相關的。

男女[兩.性]之間除了存在生物性所賦予的區別之外,也因為其所處于社會之中的不同狀態,賦予了他們不同的社會職能與義務,我們可以稱之為「社會性別」。

在我們比較熟知的生活內容當中,默認男性負責賺錢養家、女性要做「賢妻良母」、子女隨父姓等事物內容都是社會所賦予[兩.性]的不同內容。在數千年的社會發展過程中,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人們習以為常的共識。

所以在大多數人考慮婚姻問題時,相關內容就會產生:男方的彩禮和女方的嫁妝、婚后的居處模式以及子女的姓氏等,都是雙方家庭關注的重點,甚至有不少人因此而分手。

近年來,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省份,一 種名為「兩頭婚」的新型的婚姻模式悄然出現,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人們克服以上的這些問題,給雙方一個相對都能夠接受的婚姻生活。

當然,有時也是為了妥協。

案例:為了妥協的「兩頭婚」

小劉在三年之前結了婚,婚后與丈夫育有一對子女,一個隨父姓,一個隨母姓,稱呼雙方父母都是「爺爺」和「奶奶」。

兩人在結婚時也并未談及「娶」和「嫁」,婚后也并未到男方或女方家中去居住,而是找了新的城市定居。

這樣的婚姻狀況似乎顯示出了兩人之間在各種層面上的平等,有人認為十分羨慕,尤其是大多數未婚女性, 認為這是女性地位的極大提升,自己將來也要盡可能的找到這樣的婚姻;有的人則認為連婚姻如此親密的關系都要算得這麼清楚,是否有些過于冷漠。

其實在這段婚姻的背后,并不是什麼「女性地位提升」,也不是「精于算計」,而是作為新娘和妻子,甚至是作為一個女性的小劉,所做出的極大犧牲。

原本小劉并非家中獨生女,她還有一個弟弟。 但是在她大學畢業那年,弟弟因為意外離世。自己所在的地區比較重視傳統,認為只有男丁才能夠延續家族的「香火」,女兒外嫁,生了孩子也是「別人家的」。

所以不得已,小劉家中又是經商的,為了將財物、資產和家族血脈延續下去,小劉的父母給她提出了一個要求:無論如何,之后的孩子一定要隨自己姓,哪怕是多個子女當中的一個隨自己姓也夠了,目的就是延續。

但是如果想要達到這個目的,之前看來就只有招「上門女婿」這一個途徑。

但是對于現代的許多男性而言,他們都不太愿意犧牲自己的尊嚴,成為「上門女婿」,即便是后者能夠給他們帶來許多經濟和地位上的提升。

小劉也陷入了很長時間的糾結,直到有一天。

遇見真愛/矛盾頻出

尋找另一半的過程并不順利,在漫長的數年之后,小劉終于找到了一個深愛自己的男人:他對自己沒有什麼太多的要求和想法,并且十分細致,在很多方面都特別懂得照顧自己。即便是小劉提出了自己家中的訴求,對方也表示可以考慮。

兩人幾經商議,決定采取「兩頭婚」的方式,這樣既能夠滿足小劉和其家庭的要求,又不至于讓丈夫臉上太「掛不住」,似乎是一種很好的方式。

然而在涉及到問題上,兩人遠遠沒有預料到。

首先,即便是在子女出生的先后順序上,雙方家庭就產生了分歧。男方的父母,也就是小劉的公婆認為, 第一胎應該隨父親的姓,如果第一胎是男孩,就更應該隨父親姓,反正小劉要得只是一個名分。但是小劉希望先隨自己姓,再隨丈夫姓。

僅僅這一個問題就導致雙方家庭發生了長時間的爭吵,最終還是夫妻感情好,才達成一致。

其次,公公婆婆家習慣了傳統的各種婚姻規矩和形式,在很多方面還是會不自覺地以自己和南方為基準,這讓小劉和她的父母感到不悅——說好了是「兩頭婚」,為何還是延續了傳統?

在諸多生活的細節上,婆家都不再負責,所有的經濟支出、勞動支出和精神負擔,都是小劉家中承擔。

總而言之,這樣的新型婚姻雖然能夠在某些方面解決一些問題,但也會引發人們對于傳統的混亂,可能會引發一些矛盾。

- The End -

作者 | 湯米

編輯 | 生煎包

第一心理主筆團 |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

參考資料:Bruk, A., Scholl, S. G., & Bless, H. (2018). Beautiful mess effect: Self–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15(2), 192-205

微信公眾號:第一心理


用戶評論